网站首页|百科首页
资讯学术本站会议
讨论专业文娱自建
百科辞典图库数字切片
教学讲堂培训网络学院
分享资源下载
文献杂志检索
人才求职招聘委托
社区博客科室学会
商家品牌产品求购
服务会诊书店邮局
管理人员
城北
头衔:总编
华夏病理
头衔:总编
lewis
头衔:总编
待创建词条
焦点推荐
推荐词条
制片 [2012-06-13] 第 2 版 最新协作者:spring 浏览量:15185
制片 1. 标本的接收、清点制度: 1.1 巨检结束后病理医师应向技术组当面交付组织块,并点清块数,记录签收。有要求特殊处理的标本(如脱钙、糖原染色等)应当面向技术组说明,以便加以特殊处理。 1.2 组织包埋完成后..完善摘要
上皮细胞肿瘤 [2012-06-13] 第 5 版 最新协作者:spring 浏览量:24466
【临床特点】 上皮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,取决于病变类型和发展阶段。 【组织病理学】 上皮细胞增生性病变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正常表面成熟紊乱,上皮细胞非典型性的程度和范围。非典型上皮细胞显示细胞核增大深染,角化不良和表皮任何层面可以出现核分裂象。在表皮完善摘要
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 [2009-03-08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7717
【定 义】 这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不常见亚型,显示明显的梭形细胞形态。 【临床特点】 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表现为皮肤斑块或结节。临床可能与普通类型鳞状细胞癌无法区分。有时有快速生长史。 【组织病理学】 可以完全由梭形细胞组成,或伴有不同比例的普通型鳞状细胞癌。..完善摘要
儿童期骨化性肾肿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5243
儿童期骨化性肾肿瘤(ORTI)是发生在肾盏的肿瘤,肿瘤内可见骨样物质构成的小梁结构,骨母细胞样细胞和梭形细胞,起源于肾锥体。 ORTI极为罕见,英文文献中仅报道了12例。临床男性多见(9/12),年龄介于6天至17个月。 除了1例出现可触及的腹部包块外,其他病例均以..完善摘要
先天性中胚层细胞肾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7495
【定 义】 发生于婴儿肾和肾窦的低度恶性的纤维母细胞性肉瘤。 【临床特点】 CMN占儿童肾肿瘤的2%,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肾肿瘤,90%患者年龄<1岁,典型症状是出现腹部包块。 【大体所见】 经典的CMN质地硬韧,切面编织状。富于细胞型CMN质地较软,常伴囊性变和出..完善摘要
透明细胞肉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6491
【定 义】 肾透明细胞肉瘤(CCSK)是一罕见的儿童肾脏肉瘤,好发生骨转移。 【临床特点】 CCSK约占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3%,不伴有肾母细胞瘤那样的相关综合征或肾源性残余,男女发生比例为2∶1,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36个月,由于好发生骨转移,故也称为儿童骨转移肾..完善摘要
横纹肌样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5651
【定 义】 肾横纹肌样瘤(RTK)是发生于低龄儿童的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致命性的肿瘤,肿瘤细胞有囊泡状染色质,核仁突出,细胞质内有透明变的包含体。 【流行病学】 横纹肌样瘤约占所有儿童肾肿瘤的2%,诊断时的平均年龄约1岁,约80%患者在2岁之前诊断。3岁以上患者诊断此..完善摘要
部分囊状分化的肾母细胞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5273
【定 义】 部分囊状分化的肾母细胞瘤是发生于儿童的多房性肿瘤,在肾母细胞瘤中有被覆上皮和间叶组织的囊腔。 罕见部分囊状分化的肾母细胞瘤完全呈囊状并有纤细的间隔。间隔内有小灶状肾胚芽组织、幼稚的间叶细胞和原始或幼稚的上皮细胞。有这些病变的肿瘤称为“部分囊状分..完善摘要
肾源性残余和肾母细胞瘤病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6427
【定 义】 肾源性残余是指灶状异常的、可发展成肾母细胞瘤的胚胎细胞。肾母细胞瘤病是指弥漫性或多灶状肾源性残余。肾源性残余分叶周型(perilobar, PLNR)和叶内型(intralobar, ILNR)。 【流行病学】 肾源性残余见于25%~40%的肾母细胞瘤患者和1%婴儿尸检中。 ..完善摘要
肾母细胞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4426
【定 义】 来源于肾胚基细胞的恶性胚胎性肿瘤,再现肾脏的发生和发育过程,并常显示不同的分化特点。 【流行病学】 肾母细胞瘤在儿童中发病率约1/8000,男女无差别,双侧肾发病率相同。首诊患者年龄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7个月和43个月,而且98%的患者年龄<10岁。发生于成人..完善摘要
后肾间质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4061
【定 义】 一种少见的,发生于儿童的良性肾肿瘤,与后肾腺纤维瘤的间质成分相同。 【临床特点】 后肾间质瘤(MST)发病率约为先天性中胚层细胞肾瘤的1/10。典型的表现是腹部包块和血尿,偶见患者有高血压或出血等肾外血管病。患者诊断时的平均年龄是24个月。罕见于成人..完善摘要
未分类的肾细胞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4840
当肾细胞癌类型不属于前述的类型时,将之归为未分类的肾细胞癌。在外科病例中,这类肿瘤占4%~5%。由于这一类型中的肿瘤表现和遗传学特点多样,因此,不能狭隘地下定义。有时可将无上皮成分的肉瘤样结构、产生黏液、混合性上皮和间质成分,以及不能识别的细胞类型归入未分类的..完善摘要
嗜酸细胞腺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4403
【定 义】 一种肾良性上皮性肿瘤,肿瘤由胞质嗜酸性的大细胞构成,其内线粒体丰富,可能来源于集合管的插入细胞。 【流行病学】 嗜酸细胞腺瘤首先由Zippel于1942年报道,此后Klein和Valensi也做了相应的报道。嗜酸细胞腺瘤约占肾小管上皮肿瘤的5%,发病年龄范围较广,高..完善摘要
肾脏乳头状腺瘤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5014
【定 义】 具有乳头状或小管状结构的肿瘤,细胞核分级低,肿瘤直径<5mm。 【临床特点】 乳头状腺瘤是肾小管上皮最常见的肿瘤。尸体解剖发现乳头状腺瘤在年龄<40岁的成人发病率是10%,在年龄>70岁者上升至40%。乳头状腺瘤常见于长期行血液透析者,33%先天性肾囊肿疾病患..完善摘要
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3539
【定 义】 具有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特点的低级别多形性肾上皮肿瘤。 【流行病学】 患者年龄17~82岁,平均53岁,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∶4。 【临床特点】 常在超声下发现无症状的肿块,偶见季肋部疼痛和血尿。 【大体所见】 肿瘤边界清楚,呈灰或浅褐色,切面质地均匀..完善摘要
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3596
【定 义】 与神经母细胞瘤相关的肾细胞癌,见于长期生存的儿童肾母细胞瘤患者。 【临床特点】 目前已报道的有18例,男女发病率相同。平均年龄13-5岁(2~35个月),发现神经母细胞瘤的患者<2岁。 【大体所见】 双肾均可发病,其中有4例是双侧肾同时发病,12例肿瘤平均直..完善摘要
Xp11-2易位/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5354
【定 义】 这一类肾癌有一染色Xp11-2的不同易位,均产生TFE3基因融合。 【临床特点】 肿瘤主要见于儿童和年轻人,年长者少见。腺泡状软组织肉瘤-TFE3 (ASPL完善摘要
肾髓质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4289
【定 义】 生长迅速的肾髓质肿瘤,几乎均与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相关。 【流行病学】 肾髓质癌罕见,美国陆军病理研究所(AFIP)在22年间仅收集到34例,在其后的5年间也只发现了15例。 【临床特点】 〖症状和体征〗 肾髓质癌见于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,发病年龄1..完善摘要
Bellini集合管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5604
【定 义】 来源于Bellini集合管的恶性上皮性肿瘤。 【临床特点】 集合管癌患者常有腹部痛疼、季肋部肿块和血尿。约1/3患者发现时已有转移。转移至骨者常有成骨。上尿路影像学提示为尿路上皮癌,有的患者尿细胞学检查阳性。 【大体所见】 集合管癌常位于肾中心部位,肉眼..完善摘要
嫌色性肾细胞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7539
【定 义】 嫌色性肾细胞癌细胞大而浅染,细胞膜非常清楚。 【流行病学】 嫌色性肾细胞癌(CRCC)约占外科切除的肾上皮性肿瘤的5%,平均发病年龄60左右岁(27~86岁)。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,死亡率<10%。散发性和遗传性病例均有。 【临床特点】 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。..完善摘要
乳头状肾细胞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13856
【定 义】 一种具有乳头状或小管乳头状结构的肾实质恶性肿瘤。 【流行病学】 乳头状肾细胞癌约占外科肾细胞癌的70%。其年龄和性别分布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,发病年龄平均52~66岁,男女发病率1.8∶1~3.∶1,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相似。 【临床特点】 症状和体征与透明细胞..完善摘要
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4226
【定 义】 一种完全由囊腔构成的肿瘤,囊腔间隔内有小灶状透明细胞,与1级透明细胞癌不同。 【临床特点】 男女发病率为3∶1,均见于成年人,年龄20~75岁,平均51岁。该肿瘤发展缓慢,尚无急速进展的病例。 【大体所见】 虽然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常见囊腔,但是罕见肿瘤完全..完善摘要
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[2009-03-07] 第 1 版 最新协作者:秋水微澜 浏览量:5362
【定 义】 一种由胞质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,肿瘤内有纤细的血管网。 【同义词】 多年以来曾使用“颗粒性肾细胞癌”(granular cell renal carcinoma),以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、细胞核分级级别高为特点。目前已将其归入透明细胞肾细胞癌,而且在其他类型的..完善摘要
共1页/23条<<1>>
合作伙伴
友情链接